在线教育、大语文、编程,孩子该怎样学才不会流于形式?一位妈妈的实践和反思
晨起陪她唱古诗、睡前一起学英语,即使外出,也可以在坐车的同时听听历史故事增长见识……
去年夏天,听了三川玲老师的《顺应孩子天性的写作课》后,我毫不犹豫报名了童书妈妈的“感官写作营”,陪孩子在北京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去年夏天,女儿到北京参加了童书妈妈感官写作营,第二张图是女儿在课上写下的作品。
总的来说,两年时间,从线下到线上,从成都到北京学大教育怎么样,在一次次的尝试中,我最大的收获是打破了对好学校的迷信。
我相信,在线教育所具有的资源丰富、进度灵活、价格低廉等优势,是推动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路径。在寻求优质教育资源这件事上,每个家庭可以掌握更多主动权。
但不得不承认,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
前年冬夜邂逅的一位小女孩,第一次让我意识到,技术为现代人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伴随着深度绑架。
那是在一个没有封装窗户、灯光微弱的阳台上。风吹得人瑟瑟发抖,这位小女孩却蜷缩在地面、捧着平板学英语。
孩子,天这么冷,光线又暗,这样上课对身体不好。
我心疼地说。
这是我妈妈给我布置的作业,我今天必须完成了!
看她的表情,应该是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这个画面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散。毕竟,这样的学习强度,在我们缺乏网络的童年里,是不敢想象的。
我们也不想把孩子的童年搞得这么苦。可是别人都在拼命学,我的孩子如果不学,就会落后!
这是许多被裹挟在育儿焦虑里的家长们真实的心声。在她们看来,人生就是竞技场,她们不允许行差踏错,更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被淘汰出局。
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做加法:英语、奥数、阅读理解、写作、书法……多报一门课,就意味着多一点竞争的砝码。
如果可以,他们甚至迫切希望能亲自下场,替孩子学习。身边有的家长因为网课太多,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妈妈亲自上课,提炼出其中的重难点,做好笔记交给孩子。言下之意,“妈妈怕你吃得太多不消化,所以先嚼烂了学大教育怎么样,再一口口喂给你。”
今年,因为疫情导致延迟开学,有人调侃说,“孩子们一口气玩了四个月,太爽了!”殊不知,只会加剧家长的焦虑。前段时间,因为网课需求激增,电商平台的平板电脑直接卖断了货;甚至有家长吐槽说,因为网课太多,孩子是端着饭碗上课的……
随时随地可以学≠随时随地必须学。当技术模糊了学习与生活的界限,那么,它带来的到底是解放还是禁锢?如果技术让填鸭式教育变本加厉,牺牲掉的将不仅仅是孩子的健康,还有自由探索的空间。
而这一切,恰恰与我们追求“最好的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
如今,我对于寻求优质教育资源这件事,依然抱持着巨大的热情。但是有了以上的反思,我现在更多地思考如何匹配孩子的个性化需求。
她现在喜欢什么?在她喜欢的领域里,我还可以帮助她做哪些拓展?
因为她喜欢昆虫,前段时间我专门从网上买回了两只独角仙幼虫,陪她查资料,了解喂养常识。虽然后来幼虫不幸死掉了,但是她对昆虫的兴趣却有增无减。
于是,我又找来了一些昆虫类的纪录片,并买回了《酷虫学校》系列书籍,她看得津津有味,对昆虫的了解也更加全面深入。
▲女儿正在为她的独角仙宝宝量身长。
编程虽好
还要看具体课程和孩子兴趣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编程培训机构遍地开花,编程课也逐渐成为孩子们课外兴趣班的标配。
“学习编程,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编程教育的核心价值。
坦白讲,这些能力也是我希望孩子能具备的,为此,这些年我们给她尝试过五花八门的课程——创客、机器人、电学、STEAM课程……孩子乐在其中,老师也对她青睐有加。
“宝贝上课很专注,回答问题也很积极,老师教授的知识点都能熟练掌握。”这是我在课后常听到的反馈。
但就是这样一个被老师频频点赞的孩子,也有不足为外人道的痛苦。某学期期末,老师要求孩子利用当期学过的电学知识做一个产品设计,孩子冥思苦想,却不知从何下手。
妈妈,你能教教我吗?我到底该怎么做?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那些看似熟练掌握的知识点,既没有在她的头脑里搭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也没有与生活进行有效联结。迁移与创新,自然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在编程教育兴起的时候,我也曾跃跃欲试。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和孩子之前学习的许多课程一样,很多编程课的设置也是从难度较低的编程语言逐渐递进到难度更高的编程语言。
在一些机构的课程中,我感受到的,在这个如同打怪升级的过程中,仍然是知识传递多于思维启发。而思维能力,恰恰才是孩子应对未来挑战的核心能力。
作为80后,我们拥有学习珠算的集体回忆。可如今呢?除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镌刻进历史,珠算已经消失在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妨大胆预设一下,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孩子们如今学得热火朝天的编程语言,是否也会成为如算盘一样的古董?
如今,孩子8岁半,我不再为她没有学编程感到焦虑。殊途同归,没有什么知识是非学不可的。
为了培养她的观察能力,去年我们全家一起看了纪录片《像乌鸦一样思考》,一起动手做实验,一起寻找答案,不仅启发了思维,也拥有了难忘的亲子回忆。
考虑到她喜欢侦探题材,我们给她买回了《名侦探柯南》《逻辑帮帮忙》《Nate The Great》等中英文书籍,还陪她看了福尔摩斯系列电影,而每次兴致勃勃推理破案的过程,都是对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
▲在看完《像乌鸦一样思考》,女儿在动手做实验。
“大语文”就是考的更难更多吗?
但凡家有小学生,中年老母亲的学习能力都会一步步跟着进化。我也是在孩子进入小学后才发现,自己上学时的那点知识储备,早已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
今年年初,有家长在微信群里发了某区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试卷,立刻引发了家长们的热议。其中的附加题部分,考察了大量《千字文》的内容,从语意到背诵,皆有涉及,家长大呼:“太难了!”
然而这样的情形学大教育怎么样,并非个例。这背后体现的,是当下全国轰轰烈烈的大语文教育。
何为“大”?指的是阅读量大,知识面广。与之相对应的是我们深深诟病的“小语文”,把语文学习的重点放到识记作者生平、时代背景、段落大意和只能唯一的“中心思想”上。这曾经一度败坏了很多人学习语文的胃口。
大语文的定位,原本是为了匹配语文教改目标,即着力于培养四大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本无可厚非,但在实施过程中,却难免变形走样。
除了大量学习包括《千字文》在内的古文,大语文教育还突出表现在让孩子超前超量读名著上。
我曾经在某知名的培训机构网站上看到,小学五、六年级的课程中已涉及了诸多关于张爱玲作品的阅读理解,像《金锁记》《倾城之恋》这类需要阅历和积淀才能读懂的作品,少不更事的孩子们,能领略到其中的美吗?
朋友圈里还曾广泛流传着语文部编版教材主编温儒敏骇人听闻的口号:“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试卷。”这句话背后透露的讯息,是要通过考试,来倒逼阅读能力的培养。
但在课业负担沉重、丧失阅读自由的背景下,这样的倒逼,大多变成了应付考试的打卡式阅读。孩子们沉不下心去读经典,也很难真正领略经典作品的魅力,甚至会因此败了阅读胃口。
如此大语文,跟我们不喜欢的那种“小”语文相比真的大了嘛?多少“大语文”培训机构不过是扩大了学习面积,教的还是那些知识点。
这世上真的存在一本非看不可的经典书籍吗?那些没有进入必读书目的书,就真的不值一看?
这些年,我跟随不少教育专家的推荐书单买过书,但在我们亲子阅读的历史中,最有纪念意义的一套书却是从不曾在书单上出现过的《米小圈上学记》。格调不高,是很多人对它的评价。但我们却靠着这样它,顺利完成了幼小衔接。
记得女儿读幼儿园大班时,曾无意间提起说不想上小学,因为听哥哥姐姐抱怨说小学作业多。为了让她打破对升学的恐惧,我让她听了《米小圈上学记》的故事音频,也陪她读完了全套图书,没想到就此对小学的印象大为改观!
她对发生在小学校园里的故事充满兴趣,并憧憬着以后能像书中角色李黎那样,当班长做学霸。再后来,我还专门买回了米小圈日记本,作为入学礼物送给她,并陪她记录下了自己对新学校的观察。
在适应小学生活后,这套书很快便寿终正寝:“妈妈,我突然觉得这套书没啥意思。这里面的人太无聊了,不高兴的时候只知道呜呜呜地哭,高兴了就只会一蹦三尺高……”
很快,她又开始对周国平推荐的《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感兴趣,在看到书中关于“哭”和“笑”的讨论时,她会感叹地说:
我发现哭有时候也未必就是坏事,它可以代表很多种感觉,比如我在夏令营想你的时候,突然看到你写给我的信就感动得哭了……
在向经典致敬的大语文时代,该读什么书在线教育、大语文、编程,孩子该怎样学才不会流于形式?一位妈妈的实践和反思,我们不妨多给孩子一点发言权。
▲去年的读书会,我和女儿曾经分享过记录在米小圈日记本上的校园故事。
与其为“新瓶装旧酒”纠结
不如回归教育本质
作为8岁小学生的家长,在尝试了大语文、编程等时下最风靡的课程后,最大的体会是——这世上不存在“不学XX的孩子,没有未来”。
当然不是说在线教育、大语文、编程有问题,在这些领域内,那些真正优质的用心打磨的课程是可以给孩子引路的。
然而作为家长时刻不要忘了给孩子报名某项课程的初衷,务必从孩子自身的特点出发,看清课程设置背后的逻辑。
引导孩子勤于思考,链接实际,不要被知识点牵着鼻子走,否则就算花了大把的金钱和精力,恐怕也是又学了一门“珠算”而已。
无论换了怎样精美的包装,无论是跟AI、PBL还是大语文、大数学这样的动听又时髦的词汇结合,每一个孩子最需要的还是回归本质的教育。
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要“因材施教”,即尊重孩子的个体化差异。
而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唤醒,把人身上所具有的真善美特质召唤出来。向学生们传授知识时,苏格拉底并非只是单向灌输,而是采用相互切磋、共同探讨的教学方法。
这样的观念现在过时了吗?没有。在《极有可能成功》这部纪录片里,High Tech High学校的老师,没有为学生设置统一课程,却广泛运用苏格拉底教学法引导他们进行思考。而这所学校的升学率达到了98%,远远高于加州50%的升学率,其平均成绩比地区平均成绩高出10%。
一百多年前,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这样的思想同样适用于现代。在火爆全球的芬兰教育模式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学习与生活的联结。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幸福的人生做好铺垫。
一旦回归了教育的本质,那么,是穿着长衫上课还是到STEAM实验室上课,是写“我最难忘的一天”还是写“苏轼研究报告”,根本就没那么重要了。
也根本就没什么“非学不可”的课程和“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值得我们家长纠结、焦虑了。
注:文中图片皆由作者提供。
END
作者:Rose,童书妈妈成都读书会书友,不放弃折腾不放弃热爱的中年老母亲。坚信育儿先育己,最大的愿望是做一个“脸上有笑、眼里有光、心里有爱”的人。
本文由佚名发布,不代表英语口语培训班_英语培训机构排名 - 学好英语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cyzx/1941.html